努努书坊 - 言情小说 - 穿越七零做知青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436

分卷阅读436

    首都多待。

苏青玉之前留了康老先生的名片,还准备和他多联系,结果都找不到机会,其他企业家那会儿也没什么联系,好在元华给力,倒是办成了几件事儿。

这会儿再次来到康莱集团,苏青玉就不准备错过机会了。

未来要搞地方建设,可不是一家单位能办成的。就单单说搞工业园区,那都是各种单位云集才行。

这次来南方走这一趟,她就是带着这个想法来的。

谁让这些企业都在南方扎堆,他们极少留在首都呢,要不然自己也不用逮着元华了。

通过江干事和这里的负责人徐副总接洽之后,苏青玉他们就由这位徐副总亲自领着去参观厂房,车间了。

一路上还客气的和他们讲着企业的运营模式。

和刚回国的时候的那种若即若离的态度不一样,苏青玉明显的感受到了这些人散发出来的友好。

虽然不知道为什么,不过这倒是好现象。

苏青玉不知道是,这也和元华有关系,在其他企业还在犹豫的时候,元华直接押注,到处表达自己建设祖国的决心,结果元华最后得利最多。

他们不止分到了好的土地,还得到了更加优惠的政策,而元华利用这些土地和政策,迅速的转换成了金钱。

别看元华虽然归国了,可人家在国外的路子没断,光是出口这一块,他们就赚大了。

这里廉价的劳动力,以及勤劳的工人们创造的价值,加上便宜的厂房,钱简直就和白捡的一样。

也是因为这样,这些人看到了巨大的潜力,终于决定在这里好好搞发展了。

这样一来,态度自然要有所改变。

苏青玉他们转了一圈之后,发现这边的工人年轻参差不齐,最小的年纪的,看起来很小,看着也就十三四岁的样子。

瘦瘦小小的,苏青玉的心顿时哽了一下。

不过其他学生倒是没有这么大感触,因为现在一些单位顶岗,好些为了接班,也就十几岁就上岗了。

苏青玉也没问为什么要雇佣童工,这是时代的一个特色。

如果家里条件好,谁又会小小年纪来做工?

苏家屯之前穷的时候,孩子没上学,也是天天上工挣工分呢。

后来好了,才去上学了。

这就是经济发展的重要。

第246章

参观完厂子之后,苏青玉就让其他同学在厂里自由活动,别独自离开厂子,自己则是和孙副总问候康先生了,还拿出了康先生的名片。

“上次答应了邀请康先生逛首都的,后来一直没找着机会,总觉得自己有些食言而肥了。”

孙副总一听是和康先生认识的,就笑道,“康先生一直忙于这里的建设,偶尔还要去国外,两边跑,很忙。”

他总不能说是小康先生太不争气了,让老康先生没脸去首都吧。

苏青玉理解的点头,“确实,建设的任务十分的重,康先生他们辛苦了,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见到康先生吧,那我方便留下你们这边的电话号码吗?方便以后联系。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孙副总给她一张名片,让她以后可以打这个电话。“康先生在国外和家人过完春节就回来。说起来也真不巧了。”

“一家团聚当然最重要,以后康莱在这边发展,未来见面机会多的是。”

苏青玉倒是不着急,能够联系上就行。

而且康莱也是她未来要合作的对象。

虽然因为小康先生干出的事儿让康莱很尴尬,但是正是因为这事儿,苏青玉才觉得康莱未来合作更好谈。

要想在华国发展,又想多赚钱,又想要洗刷掉不好的名声,那就只能搞投资建设了。

没办法,谁让他没教育好孩子呢。

和苏青玉准备逮着老康先生加入自己的扶贫大军不一样,其他同学倒是一心一意的学习了这些工厂的模式。

发现管理上确实对工人压迫一些,当然,这个压迫也是和国营单位相比较而言的。

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也是给这些工人提供了工作岗位。

没有这些工厂,他们可能连工作都没有。

总结下来,有利有弊,利大于弊。

苏青玉他们又陆陆续续的去了其他企业的厂房学习。

这些厂子真的建设的很大,而且很规范。

机器都是用的好机器,和国内的国营单位比起来,他们确实有自己的优势。

看了一圈之后,大家也都发现了,未来的市场竞争会十分的激烈,甚至有同学提出,国内的经济模式到时候就不是想不想变的问题,而是会受到市场的影响,不得不做出更大改变,比如说,经商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。

苏青玉对这些都很熟悉,所以不用花时间学这些,其他同学学习参观的时候,她就努力和这里的负责人打好关系,联络感情,小本本上又添加了不少的路子。

除了这些人的联系方式之外,她也把他们各自倾向于哪个行业也记录下来了,为自己以后的工业园区建设提前打听好消息。

晚上睡觉之前还自己画了工业园区分布图,然后想着如何安置这些单位。

总而言之出来一趟,她感觉获益良多。

当然,这也得益于她之前和元华的合作打下了好的基础,人家一看她和元华合作,而且还给元华带来了一些效益,所以也得和她结交。

态度上也算得上客气热情,并没有因为只是个学生而看轻。

沾着苏青玉的光,他们这群学生还跟着不同企业的负责人吃过几顿海鲜大餐。

吃完之后,学生们还有些后悔,纷纷躺在床上感慨着自己竟然沉迷于万恶的资本主义生活。这吃的不是海鲜,吃的是工人的血汗钱。

苏青玉觉得自己的这些同学可真是可爱极了,不管未来会不会变,这会儿都纯粹的让人觉得可爱。

元归刚来深市,就听说了苏青玉一行人在这里过的滋润无比的生活了。

毕竟他们吃饭都是在附近最好的饭店。

而这饭店是新建的,好巧不巧的也是元华的产业。

元归一来,就连人家吃了几顿饭,和谁吃的,都了解了。

听说这些企业和这个姓苏的带头人很熟悉,还问自己单位是不是也要请。

元归觉得,这事儿是正常的,正常的人际交往而已。

不管在哪里都讲究个人脉,当然,华国说的比较好听,叫人情。

他知道苏青玉是个有想法的人,未来也是要搞建设的,自然会和其他各行各业接触。

这很正常,他很理解。

但是心里还是觉得不舒服,他自己很反感自己这种心情。

觉得很不好,这又不是幼稚的交朋友,不让自己朋友和其他朋友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