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卷阅读482
,总觉得还能好好挖掘。
何东胜脸红的厉害,支支吾吾的,生怕叫人看见。
余秋还想再逗弄他几句,外头胡杨又跑过来喊人:“余秋,电话,卫生院打了电话过来。”
小邱大夫的医生属性立刻上升,就连调戏小男友都顾不上,她直接拔腿往外头奔:“什么情况?”
胡杨抓抓脑袋,十分困惑的模样:“我也说不清楚,什么左边高血压右边血压正常,不知道要不要按照高血压治疗。”
余秋皱起了眉头:“就这样?”
左右胳膊侧量血压结果不一样,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一般也就差在5-10mmHg的样子。既然左侧血压正常,右侧血压稍微高那么一点儿,那也不算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,非要现在就给处理。
胡杨满脸困惑:“我也说不来,好像说是右边120/80mmHg,左边150/100mmHg,测了三次都一样。”
余秋立刻紧张起来,上臂血压左右一般相差小于10~20/10mmHg,如相差较大需考虑锁骨下动脉及远端有闭塞性病变,例如大动脉炎,粥样斑块等。
妈呀,她一点儿也不希望碰上血管病变的病人。
余秋急急地追问:“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人啊?哪儿不舒服来的?”
“说是你们的老病人,那个盆腔炎的,肚子痛。”
余秋真想骂一声贼老天,就不能让人消停会儿吗?
麻蛋,血管病变加上腹痛,分分钟都提示会死人的病啊。
余秋等不及找船去卫生院,先冲过去电话指示:“立刻完善检查血常规及血型、尿常规、肝肾功、血气分析、血糖、传染病筛查、心肌酶、肌红蛋白、凝血功能包括D-二聚体和血脂检查的。”
闵大夫一个劲儿的答应,只犯愁:“血气分析跟D-二聚体我们查不了啊。”
余秋哭丧着脸:“那就先查一个床边心电图吧。跟家属交代,有主动脉夹层的可能,病人很可能会猝死。”
狗日的老天爷,她就是能够明确诊断是主动脉夹层也无济于事呀。又不能做介入治疗,就是转了医院也处理不了。
况且说不定等不到转院,病人就嗝屁了。主动脉夹层,误诊率高,病死率更高,堪称心内科医生最讨厌的疾病,几乎可以说,没有之一。
☆、教授金招牌
余秋没敢耽误时间,她立刻坐船往红星公社去。
廖主任大声一挥,开辟的那条新航线今天晚上九点半首次开行,船上没多少从四面八方赶来院校学习的贫下中农,倒便宜了心急如焚的小秋大夫。
她的旁边坐着的是余教授,虽然身体羸弱的教授忙碌了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,但听说有病人可能时刻处于危险中,他还是立刻套上棉袄,跟着余秋一块儿坐船往卫生院去。
冬天的夜晚,水上寒风阵阵,风像刀子一样,刮的人脸割的人耳朵生疼。
坐在船上的学生们满怀好奇,叽叽喳喳地追问,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人?是不是有人生孩子了?
他们白天听了余教授的课,觉得实在太有意思,于是晚上又结伴跟着过来再听一遍。
余秋也觉得奇怪,炒冷饭有什么好吃的?仿佛年轻人的热情在哪儿都能燃烧起来,而且像是不灭的太阳一般。也许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太有限了,任何稍微有点儿新鲜的东西,都能吸引他们反复倾听。
余教授倒是很有耐心,慢条斯理地回答他们的提问。
他还直接点了余秋的名字:“小秋,你跟他们说说,四肢测量的血压不一样代表什么?”
饱经风霜的老人,目光柔和,似乎在安慰余秋:放松点儿,不要紧张。
他们已经在用最快的速度往卫生院赶了,这个时候着急无济于事。
余秋深吸了一口气,缓缓吐出来,勉强让自己看上去不是那么的紧绷:“双侧血压不同常见于下面几种情况:正常生理现象,血压测量时的伪象,先天性心脏病,获得性疾病。”
她一边说一边在脑海中飞快的分析,左右胳膊测量双侧差距已经大于20毫米汞柱,正常生理现象基本可以排除。
血压已经测量过三次,护士为了这件事打电话过来,那么测量错误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。
接下来就是先天性心脏病,瓣上主动脉口狭窄、主动脉缩窄、动脉导管未闭、锁骨下动脉发育异常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双侧血压不一样。
它们也许有其他临床表现,也许表现根本不明显甚至往往被忽略。想要排除相关疾病,必须得做进一步检查,但要命的是现在辅助检查手段实在太少了。
但是比起这些,余秋更害怕的是获得性疾病所导致的双侧血压差异,比如说主动脉夹层。
所谓主动脉夹层,是指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囊性变形的中层,形成夹层血肿,而后随血流压力的驱动,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。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危重症,起病急,进展快,病死率极高。
按照国内专家治疗共识,该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,初步治疗的原则是有效镇痛、控制心率和血压,减轻主动脉剪应力,降低主动脉破裂的风险。
因为一旦主动脉破裂,后果不堪设想。
余秋还是在自己轮转的时候,见过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,是位吃坏了肚子来看病的中年男人。结果医生听说他有高血压病史,留了个心眼,让他做了CT,发现了主动脉夹层。
可惜还没有来得及转去血管外科做手术,病人就死在了急诊病房。
这个病的死亡率实在太高了,余秋没办法不心生警惕。
这次护士发现异常也是偶然。
因为一般情况下测量血压都是在病人右侧,患者入院以及住院期间测量右侧血压结果都正常。
今天晚上病人说自己头晕,闵大夫就去给她测了个血压。本来也是要测量右侧的,但是患者家属在病人的右床边摆了很多东西,压根就没给医生留下可以站的地方。
闵大夫迫于无奈,只好给她测量左侧血压,结果发现血压居然明显升高了。
余秋噼里啪啦地将相关疾病全都报了一遍之后,船舱里头的学生都陷入了沉默。
有个小个子的女学生开口提问:“可是她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啊。”
她没有办法理解大夫的紧张。
余秋苦笑:“我这么跟你们讲吧,主动脉分成内膜、中层和外膜三层结构。正常人的血液是不是内膜围成的管腔内流淌?但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血液是在外膜和内膜形成的新管腔内流动。这个过程就像吹气球一样,积聚在里头的血越来越多,气球被吹爆了就是夹层破裂,血液冲破外膜则立即导致猝死。
何东胜脸红的厉害,支支吾吾的,生怕叫人看见。
余秋还想再逗弄他几句,外头胡杨又跑过来喊人:“余秋,电话,卫生院打了电话过来。”
小邱大夫的医生属性立刻上升,就连调戏小男友都顾不上,她直接拔腿往外头奔:“什么情况?”
胡杨抓抓脑袋,十分困惑的模样:“我也说不清楚,什么左边高血压右边血压正常,不知道要不要按照高血压治疗。”
余秋皱起了眉头:“就这样?”
左右胳膊侧量血压结果不一样,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一般也就差在5-10mmHg的样子。既然左侧血压正常,右侧血压稍微高那么一点儿,那也不算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,非要现在就给处理。
胡杨满脸困惑:“我也说不来,好像说是右边120/80mmHg,左边150/100mmHg,测了三次都一样。”
余秋立刻紧张起来,上臂血压左右一般相差小于10~20/10mmHg,如相差较大需考虑锁骨下动脉及远端有闭塞性病变,例如大动脉炎,粥样斑块等。
妈呀,她一点儿也不希望碰上血管病变的病人。
余秋急急地追问:“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人啊?哪儿不舒服来的?”
“说是你们的老病人,那个盆腔炎的,肚子痛。”
余秋真想骂一声贼老天,就不能让人消停会儿吗?
麻蛋,血管病变加上腹痛,分分钟都提示会死人的病啊。
余秋等不及找船去卫生院,先冲过去电话指示:“立刻完善检查血常规及血型、尿常规、肝肾功、血气分析、血糖、传染病筛查、心肌酶、肌红蛋白、凝血功能包括D-二聚体和血脂检查的。”
闵大夫一个劲儿的答应,只犯愁:“血气分析跟D-二聚体我们查不了啊。”
余秋哭丧着脸:“那就先查一个床边心电图吧。跟家属交代,有主动脉夹层的可能,病人很可能会猝死。”
狗日的老天爷,她就是能够明确诊断是主动脉夹层也无济于事呀。又不能做介入治疗,就是转了医院也处理不了。
况且说不定等不到转院,病人就嗝屁了。主动脉夹层,误诊率高,病死率更高,堪称心内科医生最讨厌的疾病,几乎可以说,没有之一。
☆、教授金招牌
余秋没敢耽误时间,她立刻坐船往红星公社去。
廖主任大声一挥,开辟的那条新航线今天晚上九点半首次开行,船上没多少从四面八方赶来院校学习的贫下中农,倒便宜了心急如焚的小秋大夫。
她的旁边坐着的是余教授,虽然身体羸弱的教授忙碌了一个白天加一个晚上,但听说有病人可能时刻处于危险中,他还是立刻套上棉袄,跟着余秋一块儿坐船往卫生院去。
冬天的夜晚,水上寒风阵阵,风像刀子一样,刮的人脸割的人耳朵生疼。
坐在船上的学生们满怀好奇,叽叽喳喳地追问,到底是什么样的病人?是不是有人生孩子了?
他们白天听了余教授的课,觉得实在太有意思,于是晚上又结伴跟着过来再听一遍。
余秋也觉得奇怪,炒冷饭有什么好吃的?仿佛年轻人的热情在哪儿都能燃烧起来,而且像是不灭的太阳一般。也许他们获得知识的渠道太有限了,任何稍微有点儿新鲜的东西,都能吸引他们反复倾听。
余教授倒是很有耐心,慢条斯理地回答他们的提问。
他还直接点了余秋的名字:“小秋,你跟他们说说,四肢测量的血压不一样代表什么?”
饱经风霜的老人,目光柔和,似乎在安慰余秋:放松点儿,不要紧张。
他们已经在用最快的速度往卫生院赶了,这个时候着急无济于事。
余秋深吸了一口气,缓缓吐出来,勉强让自己看上去不是那么的紧绷:“双侧血压不同常见于下面几种情况:正常生理现象,血压测量时的伪象,先天性心脏病,获得性疾病。”
她一边说一边在脑海中飞快的分析,左右胳膊测量双侧差距已经大于20毫米汞柱,正常生理现象基本可以排除。
血压已经测量过三次,护士为了这件事打电话过来,那么测量错误的可能性也基本不存在。
接下来就是先天性心脏病,瓣上主动脉口狭窄、主动脉缩窄、动脉导管未闭、锁骨下动脉发育异常等等这些都可能造成双侧血压不一样。
它们也许有其他临床表现,也许表现根本不明显甚至往往被忽略。想要排除相关疾病,必须得做进一步检查,但要命的是现在辅助检查手段实在太少了。
但是比起这些,余秋更害怕的是获得性疾病所导致的双侧血压差异,比如说主动脉夹层。
所谓主动脉夹层,是指主动脉内的血液经内膜撕裂口流入囊性变形的中层,形成夹层血肿,而后随血流压力的驱动,逐渐在主动脉中层内扩展。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危重症,起病急,进展快,病死率极高。
按照国内专家治疗共识,该病需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,初步治疗的原则是有效镇痛、控制心率和血压,减轻主动脉剪应力,降低主动脉破裂的风险。
因为一旦主动脉破裂,后果不堪设想。
余秋还是在自己轮转的时候,见过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,是位吃坏了肚子来看病的中年男人。结果医生听说他有高血压病史,留了个心眼,让他做了CT,发现了主动脉夹层。
可惜还没有来得及转去血管外科做手术,病人就死在了急诊病房。
这个病的死亡率实在太高了,余秋没办法不心生警惕。
这次护士发现异常也是偶然。
因为一般情况下测量血压都是在病人右侧,患者入院以及住院期间测量右侧血压结果都正常。
今天晚上病人说自己头晕,闵大夫就去给她测了个血压。本来也是要测量右侧的,但是患者家属在病人的右床边摆了很多东西,压根就没给医生留下可以站的地方。
闵大夫迫于无奈,只好给她测量左侧血压,结果发现血压居然明显升高了。
余秋噼里啪啦地将相关疾病全都报了一遍之后,船舱里头的学生都陷入了沉默。
有个小个子的女学生开口提问:“可是她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啊。”
她没有办法理解大夫的紧张。
余秋苦笑:“我这么跟你们讲吧,主动脉分成内膜、中层和外膜三层结构。正常人的血液是不是内膜围成的管腔内流淌?但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血液是在外膜和内膜形成的新管腔内流动。这个过程就像吹气球一样,积聚在里头的血越来越多,气球被吹爆了就是夹层破裂,血液冲破外膜则立即导致猝死。